石渠白菌屬世界稀有珍品,歷來被視為"宮廷珍品"、"皇室蘑菇",含有蛋白質、礦物質、氨基酸以及豐富的維生素等,如癌癥天敵--"硒"的含量高達7.02毫克/千克,為目前我國現有食用菌所僅見. 盛夏,石渠草原綠茵無邊,繁花似錦,碧空雪峰,清泉溪流,到處飄溢著濃烈的奶氣花香。倘若涉足于這富繞的大草原,你便會感到空氣中還彌漫著芬芳的菌香味,你再極目四方,可發現草灘花叢中,山坡綠莽里一簇簇、一團團、一點點潔白如玉的圓圈、光帶。臨近,你才會看清它的真容--金黃發光,也就自然會領悟這一片片蘑菇群便是頗負盛名的"扎溪卡(石渠)白菌"。 "石渠白菌"當地牧民賦予它一個高貴的名字--"色學",即"金蘑菇"之意。據書中介紹其學名漢語稱"黃綠蜜環菌",屬擔子菌綱,傘菌目、口蘑科、白樁菇屬。實體純厚、橙黃色、醇香濃郁。 有學術資料這樣敘述;"黃綠蜜環菌"產地極少,現僅知生長于北美某地和我國四川石渠縣草原。大慨也正是這種"物以稀為貴"的緣故吧?也有文記載,清末四川總督趙爾豐曾多次笑納使臣贈送的"石渠白蘑菇",還收其作為貢品,奉送慈禧太后品嘗,皇太后品味后和顏悅色,極為贊賞。故也有人稱"石渠白菌"為"宮庭菌"、"皇室蘑菇"等。 作為自然科學的門外漢,無法道清"黃色白樁菇"生長地區為什么只此(石渠)一家。但從直觀現象看,"白菌"于石渠草原水清草美之季節、盛夏七、八月生長在雅礱江流域海拔4080--4200之間的草地上:生長區有明顯可辨的蘑菇圈,外緣12--15厘米地方呈枯草帶,子實體生長于其中;產量與當地雨、熱量成正比,一般年景可達10噸左右。 "石渠白菌"以其醇重細嫩,味美爽口,色鮮質優等獨特風味蜚聲海內外。英國萊斯特郡默爾文·理查森博士率領的英國、法國、新西蘭等八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組成科技友好交流團和日本白唇鹿考察專家食用后,曾贊譽道:."可與松茸媲美"、"比青杠菌出色"…… 輕工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成都站根據"GB500--3等標準"對"石渠白菌"檢測結論可歸納為,"白菌"蛋白質含量高(31.16%)礦物質齊全(鋅、銅、鎂、鈣、鉀等11種);氨基酸種類多(20多種),以及豐富的維生素等均屬其它食品所罕見。如癌癥的天敵-"硒"的含量高達7.02ms/k8,為目前我國現有食用菌中所僅見。鋅的含量-般食品為3點幾,而白菌則達到73ms/k8;對消除人體疲勞有神功的天門冬氨酸也達L 64(w%),高于其它食品。 因此,我們說"石渠白菌"賽過靈芝,優于松茸,系高原名貴特產,屬世界稀有珍品。 可以預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需求的增長,蘊含高級營養素和滋補品的"石渠白菌"將愈益受到人們的喜愛,其系列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